
各市、縣(市、區)農業局(農委):
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產業興旺,加快推進我區馬鈴薯產業發展,我廳編制了《2019年廣西馬鈴薯優勢區創建項目儲備申報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組織申報?,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會議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發展新理念,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農民增收為目的,堅持市場帶創建、創建促發展,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創建一批馬鈴薯優勢區,培育壯大新型主體,突出品牌效應,促進三產融合,打造區域特色鮮明、優勢集聚、產業融合、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馬鈴薯產業。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市場導向。瞄準市場消費需求,打造錯峰上市,選擇種植季節和適合當地的輕簡高效栽培模式,選擇深受高端市場認可、普通消費者喜歡以及適宜加工型的品種,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提升優勢區馬鈴薯競爭力。
(二)堅持標準引領。推進馬鈴薯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營銷等環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引領馬鈴薯產業化、規?;?、品牌化發展。
(三)堅持品牌號召。根據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突出區域、企業和產品特色,將資源向優勢區、品牌企業、品牌產品集聚,輻射帶動新型經營主體集群發展。
(四)堅持主體作為。著眼馬鈴薯產業整體開發和整體競爭力的提高,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完善馬鈴薯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五)堅持地方主抓。各地要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全局出發,因地制宜編制馬鈴薯產業發展規劃(計劃)、方案,出臺相關扶持政策,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
三、創建目標
通過3—5年的時間,以縣(市、區)為單位,創建形成一批特色優勢明顯、產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優勢區。在優勢區內,培育一批經濟效益好、輻射帶動強的新型經營主體,打造廣西秋冬種馬鈴薯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將馬鈴薯產業培育成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支柱和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戰略產業。
四、申報區域
符合基本條件的縣(市、區)均可申報,重點支持桂南、桂東南馬鈴薯種植基礎好和種植面積大的縣(市、區),國家級、自治區級貧困縣優先支持。
五、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地方政府積極性高。項目申報縣(市、區)政府高度重視,有實施馬鈴薯種植項目的積極意愿。
2、有一定的產業規模。項目申報縣(市、區)2018年冬種馬鈴薯面積不少于1萬畝,總產不少于1萬噸,產值不少于1200萬元。
3、有一定的經營主體。項目申報縣(市、區)2018年從事馬鈴薯的新型經營主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不少于5家(個或戶)。
4、馬鈴薯種植水平較高。項目申報縣(市、區)區域內連片規?;?、集約化、標準化生產程度高,機械化耕種收綜合水平高。
(二)優先條件。
1、安排馬鈴薯發展資金。項目申報縣(市、區)有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和管理措施、實施辦法,并安排有馬鈴薯發展資金的,可優先考慮。
2、金融資本支持力度大。有金融資本、保險投入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可優先考慮。
3、產業扶貧力度大。通過村集體經濟或在貧困村建立基地大力扶持馬鈴薯產業扶貧的,可優先考慮。
4、三產融合明顯。區域內生產、加工、市場銷售、冷鏈物流及文旅開發等一二三產業融合度較好的,可優先考慮。區域內龍頭企業參與馬鈴薯“三產”投資,且成效明顯的,可優先考慮。
5、農業產業化開發能力較強。區域內有生產、銷售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含市級以上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注冊資金150萬元以上)引領帶動的,可優先考慮。
6、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區域內有馬鈴薯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可優先考慮。
六、重點任務
(一)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優勢區建設與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特色示范區、農產品加工及全產業鏈開發等建設結合,統籌時空布局,集聚資源要素,激發市場新活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馬鈴薯產業與相關園區建設有機融合。各地既要注重生產發展,也要強化加工、市場銷售、冷鏈物流、文旅休閑等環節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積極助推精準扶貧。圍繞種植業結構調整、助農增收脫貧等重點任務,充分利用冬閑田、糧改飼玉米地、幼齡果園、落葉果園及旱坡地發展秋冬種馬鈴薯,扶持建設村集體經濟馬鈴薯生產基地、馬鈴薯扶貧產業基地,帶動貧困縣、貧困村農民脫貧致富。
(三)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產業向規?;?、集約化、標準化發展。各地應注重培育和扶持區域內外的新型經營主體,重點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發揮帶動輻射作用,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每個項目縣(市、區)2019年要新培育1家(個或戶)以上馬鈴薯新型經營主體。
(四)打造區域特色品牌。立足我區光溫資源優勢,準確定位品牌發展策略,加快廣西秋冬種馬鈴薯品牌培育、發展、營銷,打造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品牌。重點做好馬鈴薯富硒產品、“三品一標”產品的認定,積極引導品牌商標的注冊,通過參加展銷、舉辦文化活動等方式加大對產品、企業的宣傳推介。
(五)推動產業全面提升。通過優勢區創建,推動全區馬鈴薯產業實現較大提升,要在面積上、產量上、產值上實現較大提高。每個項目縣(市、區)2019年馬鈴薯種植面積增長6%以上,鮮薯平均單產提高6%以上,總產提高5%以上,產值提高5%以上。
七、支持方向及資金支配比例
(一)支持方向。
1、支持馬鈴薯生產基地建設。重點支持馬鈴薯脫毒良種、田間水肥一體化設施、灌溉設施設備、耕種收設備、新型植保設備購置及社會化服務開支等環節。
2、支持產后銷售。支持流通企業開展鮮薯收購,支持貸款貼息。
3、支持品牌打造。重點支持富硒馬鈴薯及“三品一標”產品認證、商標注冊等。
4、支持產后加工。支持粗加工,重點是馬鈴薯分揀分級設備購置補貼等;支持精深加工,重點是馬鈴薯粉條、粉絲、面食等主糧化開發設備購置補貼。
(二)資金支配比例。
脫毒良種補貼應控制在項目資金的60%以內,其他資金用于設施設備、社會化服務及產后銷售、產后加工、品牌打造等。
八、申報程序
(一)申報材料。填寫項目申報書并提供相關佐證材料,其
中申報書內容應包括:申報單位及申報項目概要、申報項目的優勢條件、項目建設內容及效果預測、項目經費預算及使用內容等。
(二)申報流程。由縣(市、區)農業部門自愿申報??h(市、區)農業部門向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上報申報材料后,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組建專家評審小組,通過初審、現場答辯、專家評審等步驟確定項目縣(市、區)及補助資金額度。項目下達后,再由項目縣(市、區)按照任務清單組織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主體實施。
(三)申報要求。每個項目應按照申報書(詳見附件1)格式要求單獨編印成冊, 2018 年12月7日前,各申報縣(市、區)將申報材料(申報書和佐證材料))及創建項目表(附件2)統一送(寄)到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紙質材料1式2份),并發送電子版。逾期申報的,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一律不予受理。相關材料各縣(市、區)自行留底存檔。
九、申報數量及規模
通過競爭立項的方式,支持打造8~12個優勢示范縣(市、區)。每個項目縣(市、區)自治區安排財政扶持資金不超過400萬元。
十、資金補助方式
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由項目實施主體先行投資建設項目,業務主管部門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和項目實施主體申請分次撥付補助資金,或在項目實施完成并通過驗收后一次性撥付補助資金。
十一、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因地制宜編制本地區馬鈴薯優勢區建設規劃、方案,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加大對示范區建設的支持。要積極引導轄區范圍內的各類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普通農戶充分參與示范區創建工作,形成高位推動、上下聯合、多方共建的創建機制。
(二)明確工作職責。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統籌整個馬鈴薯優勢區創建項目的組織申報、評審、項目下達??h(市、區)農業部門為申報創建主體,負責組織申報、督促檢查實施等工作。
(三)強化組織實施。資金下達后,項目縣(市、區)根據下達的任務清單和資金安排,形成實施方案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備案,并加強組織管理,強化服務指導,規范資金使用,及時組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主體實施。并及時組織田間測產驗收和工作總結。項目結束后,要整理好工作臺賬,以備自治區績效抽查、考評。